《上海文史资料》中的汪伪史料:汪伪内幕(胡泽吾)

在抗日战争期间,部分原国民党高级军官选择投靠汪精卫领导的伪政权,其中包括鲍文樾、杨揆一、郑大章、富双英等人。这些将领的加入,为汪伪政权在军事上提供了一定支持,但也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动荡。汪精卫在建立伪政权初期,曾指派陈公博负责军事事务,但陈公博对军事工作兴趣不大,并未积极推动相关建设。随着时间推移,汪精卫意识到军事力量对政权稳固的重要性,于1941年后再次向日本方面提出组建军队的请求。然而,日本方面对此持保留态度,仅同意汪伪政权收编已有的杂牌部队,而拒绝其编练新军。这一限制使得汪精卫在军事建设上难以有更大作为,只能通过现有资源勉强维持局面。为了扩大声势并增强政权的表面实力,汪伪政权在南京设立了所谓的“中央军事机构”,试图通过形式上的组织来掩饰实际军力的不足。这一举措虽然在名义上提升了伪政权的军事形象,但由于缺乏实质性的军队支持和日本方面的严格控制,其军事建设始终未能取得显著进展。汪伪政权的军事努力,既受到内部人员兴趣不足的制约,也受限于日本对其行动的多重限制,最终未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。这一历史片段,不仅揭示了汪伪政权在军事上的困境,也反映了其在政治上的依附性和局限性。